加工所组团参加“三博会”,科技赋能农业食品产业新未来
4月18日-20日,第九届中国国际食品及配料博览会、第三届中国国际预制菜产业博览会和第十四届广东现代农业博览会(简称“三博会”)在东莞市广东现代国际展览中心开幕。加工所作为农业科技领域的主力军,受邀参加多项重要活动,我院副院长何秀古及加工所所长徐玉娟率相关科研人员近20人参加活动。
活动中,何秀古参加了“2025年广东荔枝“12221”市场营销暨出海”和“AI农业保险数智平台”启动仪式。在2025年广东荔枝“12221”市场营销暨出海启动活动中,徐玉娟代表科研单位作了“科技赋能岭南荔枝香飘世界”的发言。她介绍了我所近年来在荔枝生鲜绿色保鲜、冻眠锁鲜和精深加工领域的系列亮眼技术,使部分主栽品种保鲜期延长至30天以上,荔枝冻眠锁鲜12个月以上,开发出多款荔枝高附加值产品。她表示,品牌成功出圈,荔枝得以顺利出海,离不开物流和保鲜技术的强劲支撑。下一步将深化保鲜技术的全链条推广应用,降低荔枝采购损耗率。深挖荔枝大健康价值,拓展双循环产业新赛道。推动荔枝文化与科技融合,让荔枝故事伴随“出海行”走向世界舞台。
我所协办了“智护食安·粤启新章——食品安全研讨交流活动”,吴继军研究员作“高品质预制食品安全加工与风险防控技术”报告,围绕不同发展阶段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及营养健康的需求,介绍新型杀菌技术及绿色食品添加剂在保障预制食品和预制菜安全和营养方面的应用,为新形势下保障食品安全和提升产品品质提出意见建议,为预制食品标准化生产提供科技思路,促进行业从“规模扩张”向“品质引领”跨越。
在罗非鱼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我所张业辉研究员分享了“罗非鱼精深加工与高值化利用研究”,系统分析全球罗非鱼加工趋势并介绍了加工所在罗非鱼全产业链中的系列加工关键技术。在“省际合作‘四个共享’推介会”上,傅曼琴研究员作了“省际合作‘四个共享’(科研创新平台)实践总结”的报告,现场展示了与吉林共同研发打造的系列桑叶、桑果、冰麦、人参等精深加工产品,加工所作为科研平台共享的核心力量,与吉林圣一农业达成合作,推动“吉林冰麦原料+广东加工技术+湾区市场”模式落地,以科技杠杆撬动南北产业链协同发展。在预制菜装备研讨交流活动中,余元善研究员受邀参加了“智链高标定品质,协同联创造未来,共建数智化食安绿码共享工厂”的联合倡议,彰显了加工所在食品安全领域的专业与责任担当。
加工所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深度参与“三博会”多场重要活动,从荔枝产业国际化布局、罗非鱼高质量发展、省际合作共享、食品安全技术革新到预制菜装备升级,全面展现了我所在农业全产业链中的科研实力与产业赋能能力,也为推动行业数智化转型、筑牢食品安全防线、实现农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与创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