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破解除草剂农残难题,省农科院赋能惠州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5-03-08 09:37
来源:本网
【字体:大 中 小】
3月6日,在惠东县稔山镇的马铃薯示范基地,三熟制水旱轮作高效生产与安全用药技术培训会召开,培训会由惠州市农业农村局指导,省农科院农业质量标准与监测技术研究所与惠州分院主办。
培训采用“专家授课+田间实训”模式,旨在破解水旱轮作体系下除草剂残留威胁冬作马铃薯产业的难题。
“我们经过8个月的田间实验发现,前茬使用二氯喹啉酸等长效除草剂,将导致后茬马铃薯植株矮化率超50%,严重影响商品产量和价值。”面对产业痛点,省农科院专家给出了技术对策,即禁用含二氯喹啉酸、双草醚等成分的除草剂,推荐使用五氟磺草胺、氰氟草酯等低残留药剂的替代方案,同时应用芸苔素内酯+含硫叶面肥的复配方案促进作物恢复。
培训现场,博士丁善文系统解析了甘薯、晚稻、马铃薯轮作体系下除草剂残留动态规律,并讲解了最新防控技术;惠州市乡土专家何志强则通过“理论讲解+田间示范”,传授马铃薯高产栽培关键技术要点。参训人员现场观摩了不同除草剂处理的对比试验田,直观感受科学用药对作物生长的显著影响。
据了解,作为省农科院惠州分院深化“院地合作”的创新实践,本次培训建立了“科研机构技术研发-地方政府组织推广-经营主体应用反馈”的闭环机制。惠州分院通过将实验室成果转化为田间技术操作规范,切实帮助农户实现农药减量、增产增收、提质增效,为粤港澳大湾区比“菜篮子”稳产保供提供技术支撑。
南方+记者 乌天宇
通讯员 徐爱平 于永涛 张春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