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国际合作,共促广东省甘薯、马铃薯产业创新发展
为深入推进国际科技合作,落实共建“国际马铃薯中心(CIP)粤港澳大湾区工作站(广州)”的相关工作及广东省旱粮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和广东省“海外名师”项目工作安排,近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以下简称“作物所”)与国际马铃薯中心(CIP)联合举办专题研讨会并开展系列调研活动。此次活动旨在交流双方业务进展,深化相关领域研究合作,规划未来合作重点,并实地考察广东省甘薯、马铃薯产业发展情况。
深入研讨,规划合作新蓝图
研讨会由作物所所长陈小平研究员主持。国际马铃薯中心副主任、亚太中心主任谢建民,非洲区域中心主任Joyce Mukua博士,2016年世界粮食奖获得者Jan Low博士,城市食品系统负责人Makani Moyo博士以及亚太中心技术专家常世伟等一行专家到会交流。院科管部杨苞梅科长、作物所甘薯与马铃薯研究室全体科研骨干参加了会议。

研讨会伊始,双方代表合影留念。陈小平致欢迎辞,对CIP专家团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回顾了双方长期以来的良好合作基础。谢建民介绍了CIP来访专家,并对未来依托大湾区工作站开展更深层次合作表达了深切期望。
专题报告环节,作物所邹宏达副研究员和李小波研究员分别就甘薯和马铃薯的遗传育种研究进展及广东省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系统介绍。CIP非洲区域中心主任Joyce Mukua博士详细分享了非洲中心在薯类科学研究与推广方面的成果与经验。报告结束后,与会人员共同品鉴了多种特色甘薯与马铃薯品种和相关加工产品,并围绕种质资源交换、青年科学家培养、联合项目申请等议题展开了自由而热烈的讨论,现场学术氛围浓厚。

实地调研,洞察产业一线动态
为进一步了解广东省甘薯、马铃薯产业的全产业链发展状况,CIP专家团在作物所领导的陪同下,于研讨会后展开了产业深入调研,先后到广东荟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汕尾市农业科学院、陆丰植物龙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单位考察并进行深入交流。
专家团首先考察了广东荟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并进行座谈交流,重点考察了公司马铃薯育种、种薯推广及产品加工情况。
在惠州,专家团与惠东县马铃薯协会进行座谈交流,并考察马铃薯产业园建设情况及当地马铃薯规模种植和产后加工情况。

在汕尾,专家团对汕尾市农业科学院进行考察,作物所黄立飞研究员(挂职汕尾市农科院院长)详细介绍了汕尾市农业科学院在甘薯产业科技支撑方面的成果与规划,双方就甘薯地方品种利用、加工产品开发、科研合作交流等方面深入讨论并交换意见。之后前往陆丰植物龙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企业代表作物所高级农艺师陈新亮的介绍下,详细地了解了国家甘薯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建设情况,并对企业甘薯遗传育种,智能化、立体式脱毒健康种苗生产,生态种植,加式产品开发及全产业链价值创新等方面进行考察。

合作展望
本次研讨会与系列调研活动的成功举行,是落实双方于2023年11月签署的科学合作框架协议的关键一步。通过“科研院所+企业+区域示范基地”的多点考察,CIP专家对广东省甘薯、马铃薯产业的科研实力与全产业链发展有了系统而深入的了解。未来,作物所与CIP将聚焦于甘薯、马铃薯遗传选育与新品种创新利用、青年科研人员的互动培养、以及共同组织实施重大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等领域,强强联合,携手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球甘薯、马铃薯科研与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为保障区域粮食安全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增长注入强劲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