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生物基因研究中心 > 要闻中心

我院举办首届“农业生物代谢与合成生物学”国际研讨会

时间:2025-10-16 08:50 来源:本网 【字体:

  10月13-14日,由我院主办、院基因中心承办,院资环所、水稻所、蔬菜所等单位协办的首届“农业生物代谢与合成生物学”国际研讨会(The 1st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gro-biological Metabolism and Synthetic Biology)在广州顺利召开。本次会议汇聚了来自德国马克思·普朗克分子植物生理研究所、美国康奈尔大学、丹麦哥本哈根大学、日本奈良先端科学技术大学院大学、德国莱布尼茨植物生物化学研究所、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崖州湾国家实验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水稻研究所等国内外科研院所等32家单位近250位科技同行参加。会议采取全英文模式开展交流。


图片1.png


  13日上午,大会开幕式在我院创新大楼举行。广东省科技厅二级巡视员杨慧芳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我院副院长易干军主持。杨慧芳对我院在国际科技合作模式上的创新探索给予高度评价,特别对牵头组建“合成生物学与作物营养强化”等国际农业科技创新协作网的做法表示充分肯定。她指出,当前合成生物学在医药、农业和材料等领域的科技创新与商业模式正发生深刻变革,以《广东省加快建设生物制造产业创新高地行动方案》等政策为指引,广东正全力推动生物科技与工业、农业、医药、食品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希望本次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深入交流,凝聚共识,共同探索农业科技创新的新路径、新范式。


图片2.png


  易干军表示,我院高度重视并积极布局农业生物技术的前沿领域,尤其在热带亚热带作物代谢生物学、特色作物资源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应用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显著进展。期望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围绕“农业生物代谢与合成生物学”这一前沿交叉领域,与国内外顶尖团队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应对挑战,共享发展机遇。


图片3.png


  在学术研讨环节,15名国内外知名专家与优秀中青年学者分享最新科研进展,主要围绕植物代谢和合成生物学两大主题进行深入探讨与交流,涵盖了代谢组学与质谱成像技术创新、基于人工智能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预测、代谢途径的遗传解析、作物品质控制、代谢途径工程化改造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研发与应用、作物底盘系统构建、植物悬浮细胞作为生物合成底盘的开发、AI驱动的基因表达调控元件设计、基于代谢工程的作物营养强化、天然产物生物合成途径解析及其在异源宿主中的高效生产等多个重要领域最新进展。通过一系列精彩报告,展示了代谢组学技术和合成生物学技术的广阔应用前景。


 图片4.png


  期间,与会人员就植物代谢和合成生物学领域的热点问题、技术瓶颈以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通过思想的碰撞和智慧的交融,为推动农业生物代谢与合成生物学领域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10月14日,大会圆满落下帷幕,闭幕式由我院基因中心晏石娟研究员主持和总结发言。她表示,本次国际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为国内外农业生物代谢与合成生物学领域的专家学者搭建了一个近距离交流与探讨合作的平台,促进了国外专家与中国科学家、资深学者与青年研究者之间建立良好的协作网络连接,为未来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下一步,我院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加强与国内外同行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农业生物代谢与合成生物学领域的创新发展。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金颖路20号创新大楼西裙楼1楼    邮编:510640

粤公网安备44010602013764号粤公网安备44010602013764号 粤ICP备161013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