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手机版二维码
微信
手机版二维码
  首页 > 专题专栏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题

院属单位(部门)主题教育见成效系列报道(四)

时间:2019-09-06 10:39 来源:本网原创稿 【字体:

导语: 我院自6月10日全面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来,在省委主题教育第十二巡回指导组的悉心指导、严格要求下,各项工作稳步扎实开展。院党委坚持上下联动,传导压力,院属单位(部门)党组织迅速行动起来,坚持以问题和效果为导向,紧紧围绕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全面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取得明显成效。院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将陆续推出院属单位(部门)主题教育见成效系列报道。本期,介绍院果树所、环艺所、科管部主题教育检视问题整改落实情况。


真抓实改见成效——院果树所主题教育整改落实情况

        自“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院果树所按照省委及院主题教育工作相关要求,结合实际,制定所主题教育工作方案、召开工作会议、开展系列调研、组织专题报告会,将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贯穿主题教育全过程。坚持问题导向,针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真抓实改,并取得了一定实效。
        针对党建工作落实不到位的问题立行立改。为落实选优配强党支部带头人的要求,果树所4个在职党支部于6月底完成了换届选举,选举产生的党支部书记均由具有良好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强的部门负责人担任,实行“一岗双责”,有利于更有效的推进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融合开展,把党建工作落到实处。对担任所属支部书记及支委的党员,另外给予一定的岗位绩效工资。
        针对存在懒散现象、“精气神”不足的问题立行立改。一是加强教育,提高思想认识。组织干部职工赴连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题学习教育活动,先后参观了抗日名将冯达飞纪念馆和我所老一辈专家黄志文纪念碑等。在红色精神、老一辈农科人艰苦奋斗、服务“三农”事迹的感召下,大家接受了一次思想的洗礼,进一步增强了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提升了干事创业的精气神。二是加大对科技产出奖励。制定了《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科技创新与服务“三农”奖励标准(2019年修订)》,在院奖励标准基础上,加大了对科研立项、科技成果、科技平台建设和服务“三农”等的奖励力度。对长期没有科技产出的同志由所班子和管理部门约谈,共同寻找原因。三是组织谋划申报一批大项目,争取保持人年均经费40万以上。四是抓项目实施检查。定期组织汇报,督促项目实施,保证及时验收。五是加强组织纪律建设,严肃所内会风会纪。印发了《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关于进一步严肃会风会纪的通知》,明确会议请假制度、规范会场纪律、落实惩罚措施,以提振我所职工的精神面貌和改善工作作风。
        针对调整学科设置和拓展新兴学科的问题立行立改。一是保持所学科整体基本稳定,继续做强传统优势学科(如育种、栽培等)。二是积极调整学科,逐步拓展新的树种和研究方向。对于从事大宗水果、年龄超40岁的科技人员,探索“1大+1小”,拓展研究范围,扩大研究方向;在院新兴学科团队基础上,专门引进人才,组建果品保鲜与营养团队。
        针对青年科技人员成长较慢的问题立行立改。一是加大人才引进与培养力度。制定了《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人才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多方筹措专款专用于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今年引进了一位学科带头人和一名优秀博士。二是设立所长基金。主要用于支持和鼓励青年科技人员按照个人兴趣开展科学研究。三是采取适当保障措施。对新入职的博士,前两年保持其奖励性绩效工资不变,还可以根据其科研产出取得的成果参与奖励分配。四是鼓励青年科技人员出国培养和合作研究。
         针对服务“三农”收效差的问题立行立改。一是积极组织专家对接产业园,取得新突破,牵头对接的新会陈皮国家产业园、四会沙糖橘产业园等都获得科技支撑合同费300万元,目前已经到位230万元。二是加大服务“三农”奖励的力度,专门设立服务“三农”奖励,年奖励金额30万元。三是改进服务形式,改变过去讲讲课、在地头指点指点等传统的方式,联合建立全产业链服务团队。

对标对表找差距 边学边改促发展——院环艺所认真落实主题教育做好“一所一策”顶层设计

        在深入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过程中,院环艺所勇于直面存在的问题,认真查找差距,立行立改,以整改促发展,群策群力,做好研究所“一所一策”顶层设计工作。
       思想是行动指南,为进一步破除环艺所多年以来弥漫的“等靠要”思想,营造干事创业的工作氛围。环艺所党总支以“大学习、大研讨”的形式,利用一周的时间先集中学习,四位所领导做专题发言,将全所干部职工以党支部为基本单元分成四个研讨小组进行研讨、认真梳理了制约环艺所高质量发展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为解决融合式党建、学科设置与人才队伍、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支撑产业发展等制约所高质量发展的问题,院环艺所立足实际,群策群力,以制订“一所一策”为抓手,在各部门形成的“一室一策”、“一司一策”的基础上,认真编撰环艺所事业发展的“一所一策”。
        一是主动把握发展战略和发展机遇。环艺所把积极投身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一带一路”战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机遇,提出今后2年的中心工作要紧扣省委省政府现代农业产业园、“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和产业扶贫等工作,要求在继续做好科技支撑韶关翁源兰花、阳江江城绿萝、湛江麻章花卉、茂名沉香等4个农业产业园的基础上,主动对接其他有意向申报产业园的县市,主动切入珠三角自筹资金的广州从化,佛山顺德、南海、高明,中山横栏等产业园。主动为“千村示范,万村整治 ”、“全域旅游示范县 ”、“省际廊道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宜居宜游”等专项工作提供科技支撑。争取再设立1-2个专家工作站或研发机构,服务当地花卉产业;每年派出2-3名科技人员驻派到分院、促进中心或专家工作站。
        二是盘活好现有的人才、成果、基地、种质资源、杂志媒体、兰花协会和产业联盟等发展资源。为适应农业现代化、切合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加强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满足人们追求新奇特异花卉品种和美好生活以及全产业链科技支撑需要,拓展和探索“1+N”发展模式,学科设置上兰花和特色花卉学科以育种和分子机理、栽培、智能设施、大数据、信息化发展,创意农业以栽培应用和功效机理、育种、设施、大数据、信息化发展。统筹兰花、特色花卉、创意农业三个研究部门的均衡发展,提高竞争力。所科技服务收入、所的投资分红等收入,优先用于学科团队建设配套、博士/博士后等人才基金配套、科研产出奖励、设立所长基金和完善科研开发平台。
着力打造花卉品种和技术示范推广体系,自2020年起,每个学科团队每年筛选1-2个品种或核心技术,每个品种繁殖5000株种苗,对接5-6家志同道合的产业园和企业,进行品种和技术的推广示范,召开品种和技术现场推广或展销会,增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和横向项目争取能力。
        三是大力抓好科技开发工作,为事业发展提供经济保障。切实做好国家重点研发专项、省重点研发专项以及各级科研项目、横向项目的申报、立项、实施工作,实施项目经费立项“一二三四五”战略,每年争取获得科研经费不低于1500万元,继续加强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每年争取国家和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以上。实施研究部门与所属公司无缝对接,促进公司发展,增加研究室和研究组的经济实力。各个所属公司主动对接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积极参与现代农业产业园、“一村一品”和“一镇一业”、美丽乡村建设、农民丰收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等工作,积极开拓承接三产融合业务。
        四是党建引领,为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运用灵活多变的形式强化学习,把党支部工作与部门业务工作结合,加强思想认识,提高政治站位,将支部组织生活开展到田间地头,与地方农技人员、农业企业技术人员、农户共同开展党建活动,听取农业生产一线人员的声音,增强党员科技创新服务“三农”的紧迫感、使命感及信心决心;积极探索与地方农业机构或企业党组织结对共建,切实掌握科技创新服务“三农”的任务和目标,力争在志同道合的企业合作挂牌“博士工作站”,发挥人才蓄水池效用。结合环艺所岗位实际和业务,继续推进“共产党员先锋岗”、“五好党支部”创建等和开展模范机关创建等活动;充分发挥群团组织作用,积极组织和参与文体活动,提高参与度,增加经费支持,增强农科文化特色。
                            多措并举、扎实推进——院科管部认真推进主题教育整改落实

        院科研管理部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期间,部门上下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在对标农业现代化需求如何拓展研究领域等方面深入思考;紧跟科技成果与知识产权改革步伐,认真学习和掌握科技成果与知识产权最新政策变化;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部署,不断推进与深化我院与香港、澳门地区的农业科技合作。结合部门工作实际,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并取得一定成效。
        针对如何拓展学科建设的问题立行立改。坚持“科技创新 服务三农”的根本宗旨,紧紧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完善学科组织模式。继续支持动物营养、功能食品、香蕉遗传改良、果蔬加工、优质鸡遗传育种、蚕桑资源综合利用等5个攀峰、8个优势、12个特色、10个培育共计35个学科团队建设,组建了7个新兴学科团队,加强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注重青年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密切国际科技合作和交流,紧跟产业发展需求拓展研究方向,保持在学科研究领域中的领先地位。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农业现代化发展对科技需求日益增强,实施新兴学科拓展计划,培育新兴交叉融合学科,拓展一批大跨度研究领域,重点支持分子生物育种与生物信息学、表观遗传学、设施农业和农业装备、智能农业与信息农业、水产养殖与疫病防控、农产品贮运保鲜、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乡村产业经济、农业生态与安全9大新兴学科建设。目前已启动相关程序,拟支持约20项农机农艺结合方向的科技项目。
        针对如何获取更多更高层次科技成果的问题立行立改。一是加强科技成果凝练,组织召开院科技成果评价工作,邀请行业内有影响力的专家为我院科技成果的组织和凝练提出意见和建议,为申报高层次科技奖励蓄力。二是认真学习科技成果改革精神,及时组织院内科管和科研人员参加相关培训工作,将最新的科技成果改革政策快速传达至一线科研人员和科管人员。三是继续实施院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培育专项,培育和凝练重大科技成果,催生国家级科技成果奖励。2019年度我院2个项目通过形式审查,其中1个项目进入会评。四是继续提高院科技创新奖励标准,不断激励科研人员科技创新积极性,加速产生更多科技成果。五是积极推荐我院专家申请加入省科技奖励评审专家库,通过参加奖励评审及交流,不断提升自身成果的水平。
         针对如何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农业科技合作的问题立行立改。一是签订合作协议,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农业科技合作。与香港中文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农业与食品研究中心”。与香港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在畜禽疾病防控方面开展研究。二是积极推动人员互访,推动多层次交流合作。组团赴香港开展农业科技交流,就“粤港澳大湾区农业与食品研究中心”建设、合作研究内容、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推动合作深入发展,落到实入。邀请港澳知名高校专家和企业界人士来院访问交流,与相关院属研究所围绕不同研究领域开展学术交流和合作探讨,全力推动粤港澳科技农业科技合作。三是与港澳企业开展合作,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充分利用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服务优势,主动对接港澳企业,为企业发展提供技术扶持。与香港灵芝培植中心有限公司合作,开展“灵芝现代工厂化栽培技术研究”和“食药用菌技术推广及科普知识宣传”。与香港裕丰食品公司等香港企业合作,研究保障产品安全的微生物快速检测、防腐保鲜、杀菌及包装技术,建立全程质量控制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