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手机版二维码
微信
手机版二维码
  首页 > 院所动态 > 学术活动

加工所参与承办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二十二届年会

时间:2025-11-03 16:44 来源:加工所 【字体:

  10月29-31日,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二十二届年会在广州召开。本届年会由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我院加工所、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暨南大学、广东海洋大学、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佛山大学等8家高校及科研院所共同承办。孙宝国、朱蓓薇、吴清平、陈坚、单杨、谢明勇、金征宇、薛长湖等多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地方政府、科协组织和300多家食品领域高校、科研机构、行业组织、企业的专家学者、青年学生近2000位代表参会。学会常务副理事长邵薇主持大会开幕式。我院副院长张名位研究员,加工所副所长邹宇晓研究员、余元善研究员、邓媛元研究员及相关科技骨干参加会议。

  本届年会对应国家战略、产业需求、科技引领等不同维度设置了近50余场活动,300余位专家进行学术报告,收录论文摘要近800篇,张贴交流海报200余篇,推动了食品科学多学科交叉融合,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培育高素质食品科技人才梯队,强化科技与产业融合创新,为食品工业面向“十五五”的新征程提供科技支撑和智力保障。为融合地方需求,会议还设置特色鲜明的粤港澳科技论坛与青年沙龙、食用菌创制与开发特色专题,助力地方产业与科技人才引领。

图片1.png

  会上,张名位以“全谷物的健康效应及其精准设计加工技术”为题作会议报告,介绍了全谷物营养健康食品精准加工面临的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解决思路、研究策略和重点研究方向,并从营养健康效应、稳态增效技术路线及产品创制方面整体阐述其科技方案,为推动谷物全产业链的研发与示范提供了重要参考。

  在分会场专题学术报告会上,邓媛元、邹宇晓、陈飞平分别作了题为“淀粉结构对功能性大米食味及调节糖代谢作用的影响机制研究”“桑树资源大健康产品精准加工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纳米肉桂醛的构建及其对荔枝采后品质保持效果与作用机制”的学术报告,汇报了我院加工所在粮油、桑资源加工及荔枝保鲜等方面的科技创新进展情况。

图片2.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