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手机版二维码
微信
手机版二维码
  首页 > 院所动态 > 科研进展

植保所在果树木虱类害虫暴发成灾机制研究方面取得创新性进展

时间:2025-09-19 15:01 来源:植保所 【字体:

  近日,植保所果树病害防控课题组在国际期刊Advanced Science(中科院综合性期刊一区top,IF=14.1)发表题为“Thermosensory TRPV heterotetramers drive seasonal polyphenism: Molecular basis of CcIav/CcNan-PKCα-AKH/AKHR signaling in pear psyllid morph transition”的研究论文。植保所张松斗副研究员为论文通讯作者,博士后李建瑛为论文第一作者,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张职显和王一淋等参与部分工作。

  中国梨木虱是梨树毁灭性病害——梨火疫病的关键传播媒介,其夏-冬两型转变是该害虫适应季节性变化和种群暴发的核心策略,然而其分子调控网络尚不明确。本研究围绕“25°C高温如何诱导中国梨木虱由冬型向夏型转变?”这一科学问题,综合利用qRT-PCR、Western blot、FISH、RNAi、AlphaFold3、钙离子成像及Co-IP等分子遗传学技术,系统揭示了以下机制:(1)25°C高温通过增强冬型雌成虫卵巢的能量代谢与卵子发育,驱动其向夏型转变;(2)高温受体TRPV亚基CcIav与CcNan形成异源四聚体,响应25°C高温信号;(3)CcIav/CcNan异源四聚体通过钙离子信号激活蛋白激酶CcPKCα和脂动激素受体CcAKHR的磷酸化,将信号传导至下游,最终促使冬型雌成虫恢复繁殖能力,所产卵发育为夏型。本研究全面解析了温度感应–代谢–生殖协同调控中国梨木虱季节多型性的分子基础,提出了以TRPV异源四聚体为靶标开发特异性杀虫剂的防控策略,利用昆虫与哺乳动物TRPV通道的进化差异,为害虫温度适应性调控提供了新途径。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02/advs.202510102

图片1.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