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所首次从毛叶茶中发现新天然抗焦虑氨基酸——毛氨酸
近日,茶叶所茶树资源与育种团队与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联合在国际期刊Food Chemistry(中科院农林科学一区top,IF=9.8)在线发表了题为“Structural identification and physiological function evaluation of A new natural non-protein amino acid in Camellia ptilophylla”的学术论文。茶叶所为论文第一完成单位和通讯单位,茶叶所与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联合培养博士生方开星副研究员为论文第一作者,茶叶所吴华玲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邱声详研究员和邓书林研究员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
毛叶茶是我国特有的珍稀野生茶树资源,1988年首次在广东龙门被发现,因不含咖啡因的特性备受关注。然而,其制成的茶叶风味偏苦,缺乏传统茶叶的鲜爽甜润,极大限制了产业开发。
本研究发现,毛叶茶风味差异的关键在于氨基酸组成:毛叶茶嫩梢中总氨基酸含量虽与常规茶种相当,但茶氨酸(决定茶叶鲜爽味的核心成分)含量极低,仅为常规茶种的1/63至1/168。通过结合核磁共振、高分辨率质谱等技术进行系统分离纯化与结构分析,最终从毛叶茶地上组织中鉴定出一种茶树新天然氨基酸物质——4-氨基-5-羟基戊酸(camptinine,毛氨酸)。结合其结构特性及其在毛叶茶中与其他氨基酸含量相关性分析,推断毛氨酸很可能是茶氨酸和谷氨酸的代谢产物。进一步动物实验证实该物质具有显著的抗焦虑生理活性,且对机体的副作用较其他传统活性物质更温和。这一新氨基酸的发现不仅揭示了毛叶茶独特的氨基酸代谢机制,完善了茶组植物的氨基酸代谢通路,更为功能性食品与天然药物研发提供了新方向。
本研究得到了广东省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foodchem.2025.145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