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所在不同干燥方式对沙田柚全果黄酮构成谱及生物活性影响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近期,加工所功能食品创新团队在食品领域顶级期刊LWT -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中科院农林科学一区TOP,IF=6.6)上发表题为“Effects of different drying methods on the flavonoid profiles of Shatianyu (CitrusgrandisL. Osbeck) whole fruit and in vitro bioactivity”的研究论文。加工所硕士研究生叶佳敏为论文第一作者,我院张名位研究员和华南农业大学邓梅副教授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
该团队前期研究发现,不同于其他柑橘属水果以柚皮苷为主要单体黄酮,柚皮苷被HMG取代的melitidin、cigranoside B等为沙田柚中主要单体黄酮;此外,沙田柚白皮层、囊衣总黄酮含量远高于其他组织部位,以白皮层、囊衣和果肉的全粉加工途径可充分富集柚子黄酮,但上述HMG取代的柑橘黄酮在干燥过程中稳定性如何尚未可知。因此,该团队系统比较了热风干燥、热泵干燥、真空冷冻干燥、喷雾干燥和微波干燥五种常见果粉干制方式对沙田柚全果黄酮类化合物构成谱及体外生物活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不同干制方式制备的沙田柚全果粉(SWFP)显示出与沙田柚匀浆相当甚至更高水平的总黄酮含量;从SWFP中鉴定出9个单体黄酮类化合物,其中melitidin、cigranoside B、柚皮苷和bergamjuicin为SWFP最主要单体黄酮,4者含量之和占检出黄酮总含量94%以上;此外,课题组前期从沙田柚果肉中分得的新化合物cigranoside C、D、F在不同SWFP中均有检出。与沙田柚匀浆相比,不同干制方式制备的SWFP显示出相当水平抗氧化活性,热风、热泵和微波干制的SWFP显示出更强的胰脂肪酶抑制活性;由此可知,沙田柚黄酮具有较强的热稳定,常见干制方式制备的SWFP均可充分富集柚子黄酮,且制备的SWFP是天然抗氧化剂和胰脂肪酶抑制剂,可作为改善肥胖相关健康食品的功能配料。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基金重点项目(32230085)、国家青年基金项目(32302089)、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022A1515110220、2024A1515011050)、广东省特支计划本土创新团队项目(2019BT02N112)等项目的支持。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lwt.2025.117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