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蔬菜研究所 > 首页其他 > 媒体聚焦

【南方+】翁源中心村创新“宅改+产业”模式,走出联农带农共富路

时间:2025-06-26 16:14 来源:南方农村报 【字体:

  走进韶关翁源县龙仙镇中心村田心老屋组,一座崭新的白色建筑格外醒目——1600平方米的中心村产业服务中心即将投产。而一年前,这里还是杂草丛生的闲置宅基地。“现在咱不仅收租金,还是股东哩!”村民陈伯指着加工厂房笑道。

  去年以来,在省林业局、省农科院帮扶下,中心村党总支以“盘活闲置资源、做强集体经济”为突破口,探索出一条“宅改融合产业、联农共享红利”的新路径。

  针对田心老屋组十多户村民闲置的2000余平方米宅基地,村党总支统一流转并创新开发:建成集“菌包生产、烘干分装、冷链仓储、产品展销、博士工作室”于一体的产业服务中心,引入自动化生产线,日加工鲜菇2吨;划出200平方米建设统一农资杂物房,免费分发给农户,解决生产工具乱堆、邻里纠纷频发问题;运转初期,村民可获得每亩3000元年租金的保底收入;后续村民除了选择租金收益外,还可选择土地入股,享受年度分红,实现“租金+股金”双保险收益。

  为破解产业可持续性难题,中心村构建市场化运营体系。省农科院统筹“6·30”帮扶资金60余万元支持中心村建设产业服务中心,并自筹资金28万元支持中心村食用菌产业链升级;省林业局拨付专项资金10万元支持中心村发展林下食用菌产业。同时,省农科院蔬菜所食用菌团队对中心村的食用菌品种、种植技术、品牌打造、新产品研发等全产业链进行科技支撑。

  2024年11月,村办企业韶关振兴农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富村公司”)向中心村村委会租用产业服务中心;同年12月,富村公司与本地龙头韶关席和生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席和生物”)合资成立韶关仙邑菌业有限公司,其中富村公司以厂房设备作价占股51%,确保村集体控股权。席和生物注入资金、生产管理、市场渠道等资源,推动该村竹荪、红松茸等高端品种规模化种植。

  目前,该合资企业正探索联农带农的闭环模式:向农户发放菌包,提供标准化种植技术指导;签订协议以市场价回收种植户的鲜菇;鲜菇经中心加工、包装,变农产品为商品,提高产品附加值,擦亮“仙邑珍”品牌效益;同时,可借助省农科院研发团队,远期开发菌菇脆片、菌酱等高附加值产品,利润反哺村集体与入股农户。

  驻中心村第一书记丁晓敏表示,这一创新模式的实施,旨在通过四个方面的联合,推动乡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党组织联资源——盘活宅基地。通过党组织的引领和协调,有效整合和利用农村的宅基地资源,使之成为推动乡村发展的新动力。

  企业联技术——科技赋能。通过省农科院多研究团队的科技加持,促进中心村食用菌品种、加工技术、品牌打造、新产品研发等全产业链升级,实现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提升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富村公司联市场——合资企业运营。富村公司与市场紧密相连,通过合资企业的形式,将农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市场,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农户联产业——零风险种植。农户与产业相结合,通过参与零风险种植项目,确保农户在不承担风险的情况下获得稳定的收入,从而提高农户参与产业发展的积极性。

  “通过资源变资产、农民变股东,2025年村集体收入预计突破32万元,较2024年增幅达10%以上。”丁晓敏说。

  眼下,中心村产业服务中心蓄势待发,这座粤北山村正书写着“小菌菇撑起共富梦”的新篇章。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金颖路66号    邮编:510640

粤ICP备161013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