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水稻研究所 > 行业动态

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科技赋能高质量发展 擦亮“增城丝苗米”金字招牌

时间:2025-04-10 15:09 来源:本网 【字体:

       增城丝苗米作为广东丝苗米的一张重要名片,以其优异品质在市场中享有盛誉。2023年3月,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选派两支广州市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由刘迪林博士和赵雷博士分别领衔,奔赴增城区开展为期两年的科技帮扶行动,助力增城丝苗米产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擦亮“增城丝苗米”的金字招牌。新快报记者了解到,两年以来,农业科技创新已为增城丝苗米产业注入了强大动力。

精准培训,提升基层技术水平

       针对基层农技人员和水稻种植大户缺乏管理经验的问题,科技特派员团队深入增城区多个乡镇,开展了一系列针对性强、实效显著的培训活动。在增城区正果禾鑫助农服务中心,刘迪林博士领衔的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重点开展了以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和三控施肥技术为核心的培训,为当地农户提供系统的技术指导。在增城区朱村街丹邱村委会,赵雷博士领衔的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则作了《丝苗米轻简高效栽培和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和《“中国籼稻广东种芯”现象及其成因》两场技术培训,吸引了超过120人参加,现场交流气氛热烈,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品种示范,助力产业提质增效

       为解决增城丝苗米品种产量低和病虫害防控难度大等问题,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发挥自身优势,广泛开展了品种筛选和示范工作。在增城区岳村、朱村和韶关市曲江区,科技特派员团队与帮扶对象共建了多个水稻科研成果试验示范基地,为增城丝苗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刘迪林领衔的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重点开展了水稻抗病品种和特优质品种的筛选和示范。2024年,在水稻黑条矮缩病暴发的情况下,团队成功筛选到广油农占和吉优5618两个田间抗性较好的水稻品种以及香禾优明月丝苗等优质品种,为当地水稻种植提供了有力的品种保障。

       赵雷领衔的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则重点开展了优质高产及低镉水稻品种的示范和筛选工作。团队筛选到粤禾丝苗、泰丰优208和安两优2号三个适应性较好且糙米重金属镉含量远低于国家0.2mg/kg安全标准的水稻品种,为增城丝苗米的品质提升提供了重要支持。此外,通过与广东省百千万农村科技特派员项目结合,两支团队协助帮扶对象在南雄市百顺镇建立了高海拔山区特优质丝苗米生产基地,进一步拓展了增城丝苗米的种植区域和市场空间。

协同帮扶,推动全产业链发展

       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通过协同帮扶,帮助企业提高种植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稻米产量和品质,为增城丝苗米全产业链提质增效贡献了科技力量。在科技特派员团队的助力下,帮扶单位不仅在增城丝苗米种植技术上取得了显著提升,还在品种优化、病虫害防控和品牌建设等方面实现了全面进步。此次科技帮扶行动不仅是对增城丝苗米产业的有力推动,更是广州市农村科技特派员制度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生动实践。


地址:广州市金颖东一街3号    邮编:510640

粤ICP备161013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