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 媒体聚焦

【南方+】助力水稻增产提质!大埔举办水稻绿色高产高效创建项目技术培训班

时间:2025-05-16 08:52 来源:本网 【字体:

  在春耕关键时期,大埔县水稻正从分蘖末期向幼穗分化期生长,这一阶段对水稻产量起着决定性作用。5月9日,大埔县在高陂、西河、洲瑞、茶阳、三河五个镇同时开展了以“水稻增产提质关键技术”为主题的技术培训班,为当地水稻种植带来新技术。

  

  此次培训班由大埔县农业农村局联合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梅州分院举办。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的徐培智研究员、解开治研究员,以及卢钰升副研究员、国彬副研究员组成专家团队,到大埔县进行技术培训。

  专家团队结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水稻生产“农艺—农机—生态”适配共性关键技术与模式(2024YFD2300502)的相关研究成果,结合大埔县水稻生产实际情况,围绕“绿色、高质、高效”理念,讲解了水稻绿色高产高效关键技术体系,针对性介绍了秸秆还田、绿肥培肥、酸性土壤改良、集中育秧、科学施肥、“一喷多促”、绿色病虫害防控等单产提升综合技术。同时,结合近年典型增产案例,分析了“农艺与农机融合、水肥药一体化”等创新模式,让农户了解新技术、新模式的效果和应用方法。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为项目技术支撑单位,为大埔县水稻产业发展提供了专业技术支持。大埔县农业农村局、县农业农村服务中心负责项目实施的组织协调工作。相关单位技术骨干参与其中,协调各方资源,保障培训顺利开展,促进专家与农户之间的沟通交流。

  

  培训结束后,专家团队前往各镇示范片区,深入田间地头,观察苗情、测试墒情、检查病虫情,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当前水稻田间管理建议,为水稻高产高效打下良好基础。农户们认真学习,积极提问,现场学习氛围浓厚。这种实地指导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有助于农户提升种植技能。

  培训班得到了农户的认可。高陂镇种植大户桓沣农业郑汉能表示,以往种植水稻凭老经验,产量不高且病虫害防治困难。此次培训让他学到了绿色病虫害防控和科学施肥等实用技术。西河的张大姐称赞集中育秧技术提高了秧苗质量,期待多举办此类培训。

  

  此次培训是大埔县2024年水稻绿色高产高效创建项目的重要工作内容,根据项目方案,大埔县计划建设5个水稻千亩示范片和1个万亩示范片,辐射带动5万亩以上的水稻种植区域,目标是实现双季稻亩产900公斤以上,同时让化肥农药使用量减少5%以上,节本增效5%以上。大埔县采用“五统一”模式,即统一品种、统一育秧、统一技术、统一病虫防控和统一机械作业,推进标准化生产与农机农艺融合,解决水稻提质增效面临的问题。

  据统计,此次培训共有220余名农户参加,发放技术资料220余份。培训提升了基层水稻种植水平和科学管理能力,为水稻丰收奠定了基础。

  未来,大埔县将继续依托该项目,发挥专家组技术优势,加强全链条服务保障,持续探索高产攻关方法,寻找适合山区丘陵稻作的轻简绿色高效技术模式,推动水稻产业升级,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建设农业强县贡献力量。


地址:广州天河区金颖路66号G3栋    邮编:510640

粤ICP备161013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