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源试验田:合理密植让水稻“长”出增收新希望
在翁源县龙仙镇中心村、马山村和新江镇连心村,一片片充满希望的试验田正在书写丰收的新故事。省农科院驻龙仙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以下简称“工作队”)及省农科院“双百行动”驻翁源服务队积极对接省农科院科研力量,通过财政资金撬动企业资金,在省农业农村厅指导下,在翁源启动合理密植增产增效技术研究与示范,为当地水稻增产注入新动能。
经过前期调研,省农科院水稻所专家根据翁源生态条件及品种特性,设置了从稀到密5个不同栽插密度筛选试验(每亩0.93万穴、1.24万穴、1.59万穴、1.85万穴、2.2万穴),并选择了华南地区广泛种植的籼稻品种10个开展了同一密度的筛选试验,拟明确在当地气候条件下,品种达到高效的最佳栽插密度,以及适宜密度下的最适品种。
从3月抛秧到5月,试验田里的变化让人眼前一亮。稀植示范田和密植示范田水稻植株长势对比鲜明,同一密度下的不同水稻品种,在植株形态、叶色及分孽等表现已初显不同。目前,省农科院水稻所专家正在不断收集数据中,待早造测产后,专家将从中筛选出适宜翁源种植的优质水稻品种及最佳适宜密度。
稀植与密植示范对照田
(左为稀植示范田,密度0.9穴/亩;右为密植示范田,密度1.59穴/亩)
密度梯度小区试验
(从左到右,密度增加;第一行为常规稻粤禾丝苗,第二行为杂交稻泰丰优208)
接下来,工作队将继续全力协助完成试验田的中后期管理工作,确保试验田生产关键环节的各项措施落实到位,达成早造丰产提质的目标,实现通过科技创新赋能,提升翁源粮食产能,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水稻合理密植增产增效技术是通过合理增加水稻种植密度,科学水、肥、病虫管理,提高水稻单产行之有效的措施之一。2024年晚造,工作队在翁源县翁城镇开展了30亩试验,经专家测产,增密33%时后,增加84.65公斤,增幅达21.96%。2025年,工作队进一步拓展试验面积到140亩,并优化试验设置,将合理密植增产增效试验做实做细,试验成功后可在翁源甚至粤北大面积推广,切实以实际行动诠释帮扶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