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手机版二维码
微信
手机版二维码
  首页 > 图片新闻

我院举办“广东省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圃)建设与资源收集保存、鉴评”项目验收及广东特色农作物种质资源展示活动

时间:2022-06-24 21:54 来源:科研管理部 【字体:

  6月24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以下称“省农科院”)在广东广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院白云基地)举办了“广东省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圃)建设与资源收集保存、鉴评”项目验收及广东特色农作物种质资源展示活动。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广东省科技厅副厅长李旭东及省农科院院长陆华忠,项目负责人、副院长易干军等出席活动。中国科学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刘耀光,中国农科院作物研究所李立会研究员,广州大学刘宝辉教授,华南师范大学阳成伟教授,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罗世孝研究员,华南农业大学李就好教授等组成验收专家组。验收会议由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种业管理处处长刘中国主持。

  广东是国内开展种质资源库建设和研究利用最早的省份,保存农作物种质资源占全国15%左右。广东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种业发展,特别是种质资源领域的基础性工作,通过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加强对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和创新利用研究。2018年,“广东省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圃)建设与资源收集保存、鉴评”项目获得省农业农村厅批准立项支持,投资5000万元,依托省农科院建设。历时三年多,该项目顺利完成全部建设内容和任务指标。经专家质询和讨论,一致同意该项目通过验收。

图片

     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在总结讲话中表示,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圃)不仅要建好,更要用好。对于农作物种质资源,关键是要最大程度地利用起来。一是要加快推进资源的集中保存。要充分利用好广东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库,逐步推进集中保存。二是要加快推进种质资源的初步鉴评和深度鉴评。要推动建立长期稳定支持种质资源保存利用工作机制,通过对资源深度鉴评,加强优异基因挖掘与功能验证,为培育突破性大品种奠定基础。三是要重点建立种质资源信息交流和共享利用机制。加快形成农作物种质资源信息公开和共享交流机制,推动建设农作物种质资源数字化共享平台,实现种质资源的数字化统一管理和基于数据的高效挖掘和精准利用。四是要利用种质资源促进突破性重大新品种的培育。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我省优势特色产业发展需求,加快“种源”核心技术攻关,培育一批高产高效、绿色优质、节水宜机、专用特用突破性重大品种。

  验收会后,李旭东及与会人员一行参观了广东农作物种质资源信息展厅、广东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库(中心库)以及广东特色农作物种质资源展。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等详细察看各个展区情况,了解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利用及新品种选育成果。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种质资源是组成“芯片”的关键,是一个国家的关键性战略资源。我省目前已经形成了作物、畜禽、水产、微生物四大类的种质资源建设体系,广东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圃)要以项目建设为基础,构建收集、鉴评、共享、创新全流程、全链条的育种创新体系,为农业科技创新和种业振兴提供强大动力。

图片

  当日,在省农科院白云基地金颖广场举办的广东特色农作物种质资源展及开放日活动晒出了广东农作物种质资源“家底”,水稻、蔬菜、作物、岭南特色水果、花卉等近1000份优异特色资源实物和品种华丽亮相,包括由省农科院育成的、我国推广面积最大的籼稻品种“黄华占”、我省播种面积最大的优质水稻品种“美香占2号”、引领广东红茶产业发展的“英红九号”、占领高端市场的“仙进奉”荔枝,以及大名鼎鼎的“铁柱冬瓜”、“粤甜28号”甜玉米等等。活动吸引了众多院所职工和市民前往参观。

  “广东省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圃)建设与资源收集保存、鉴评”项目建成了华南地区规模最大、系统最全的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库,极大地提升了我省种质资源安全保存能力,为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项目实施,依托省农科院构建起较为完善的国家与省部级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库(圃)、原生境保护点、离体保护库和DNA库相结合的种质资源保护体系,可容纳不同类型的农作物种质资源40余万份、种质基因(DNA)样本50万份。省农科院现拥有国家种质资源圃(分圃)6个、农业农村部种质资源圃3个、广东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库(中心库)1个、省市共建库(圃)11个。广东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库(中心库)是广东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体系的核心,通过项目实施进行升级改造后,库容量从原来的10万份提高至15万份。

  目前,省农科院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体系累计保存农作物种质资源6.3万余份,涵盖190多种农作物,占全省的70%以上,规模居华南地区首位。包括:水稻24871份、甘薯2000余份、玉米2000余份、花生4156份、蔬菜6000余份、香蕉350余份、花卉2596份、荔枝600余份、黄皮225份、桑树1680份、茶树2146份,等等。其中: 荔枝、黄皮、热带亚热带桑保存数量居世界首位;鲜食玉米、香蕉、番木瓜以及冬瓜、丝瓜等华南特色蔬菜资源保存数量为全国之最;甘薯、烟草等旱地作物资源保存数量为全国领先;野生稻和地方品种资源、茶树、柑橘、龙眼、菠萝、芒果资源的保存数量位居全国前列。项目同期建成了信息资源展厅,展厅综合运用文字、图片、实物、远程监控和视频等手段,展示了广东省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利用的历史成就与现状,打造了全省农作物种质资源工作的展示窗口。

图片

  得益于关键性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发掘与利用,省农科院种业科技创新能力突出,在水稻、蔬菜、玉米、甘薯、花生、果树、茶叶、花卉、桑树等育种领域均作出了重大贡献。据统计,“十三五”期间,省农科院育成通过审定品种739个,获植物新品种权148件,提供了广东省63.4%的农业主导品种。通过项目实施,省农科院新选育出一批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新品种,如填补我国香蕉粮食和加工用途品种空白的“美食蕉”,可在夏秋和冬季连续开花的“四季红墨兰”,甜度超越巴厘菠萝、神湾菠萝且抗寒性和抗旱性更强的“粤甜菠萝”,有望打破国外樱桃番茄品种垄断的“粤科达101”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