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手机版二维码
微信
手机版二维码
  首页 > 媒体聚焦

【南方+】广东省农科院服务三农新气象:“院地合作”助力南粤乡村振兴

时间:2018-11-08 10:06 来源: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字体:

  “不管是江门促进中心在救灾复产方面的全力以赴,还是东源促进中心在帮助处理病牛疫情方面的及时给力,都受到了当地政府和群众的高度赞扬。”

  1月15日,广东省农科院召开2018年分院和促进中心工作会议,会议由副院长何秀古主持, 党委书记廖森泰和院长陆华忠发表讲话,各分院(促进中心)办公室主任进行了工作汇报,第三批驻点代表分享了驻点经验和体会。

  会上,记者获悉,两年来,广东省农科院分院(促进中心)的足迹已遍布佛山、江门、河源、梅州、韶关等多个地市,派驻科技人员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帮助解决地市农业的技术需求与瓶颈问题,助力南粤乡村振兴。

图片说明

图片说明

图片说明

  各地市迎来了省城农科专家

  谈起建分院初衷,广东省农业科学院院长陆华忠表示,分院以服务当地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为目的,努力打造成为广东省农科院区域示范推广基地,新成果、新技术、新模式的孵化器,院地科技合作交流的桥头堡,以及广东省农业科技联盟省市县联动的区域平台。

  一直以来,在科技成果、科研项目、科技产出等方面,广东省农科院在全省众多农业科研机构中挑大梁,分院建设更是将其科技“触角”伸向地市,激活了基层农技。

  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合作部处长刘建峰介绍,分院建设两年来,广东省农科院共派出科技人员80人,投入经费800万元,举办院地科技对接会和大型科技活动33场,新增合作企业447个,23个调研报告被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采纳。目前,惠州促进中心已取得法人资质,省农科院与佛山、梅州两市在分院的基础上建立起全市层面的科技合作关系。

   破解当地产业棘手难题

  “目前看来,院地合作在解决地方生产难题、推广技术和品种等方面卓有成效。”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何秀古认为,根据各地产业特色和技术需求,为地方农业发展提供咨询和服务,正是广东省农科院地方分院的主要任务之一。如今,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通过科技帮扶助推产业兴旺、服务地方政府,更是省农科院义不容辞的责任。

  据了解,目前,广东省农科院分院与各地方农业部门、企业联合申报并获批立项项目131个,参与组建了14个产业联盟,通过项目带动,依托院属单位,为佛山健康优质蔬菜生产、河源蓝莓保鲜加工、梅州优质稻和安全高效茶叶种植生产、韶关落叶果树生产、湛江优质特色农产品生产、茂名家禽健康绿色养殖、惠州优质马铃薯生产、江门优质水稻生产、新会陈皮产业等解决了一批技术难题。

  为促进当地产业发展,各分院均建立了一批试验基地。其中,韶关分院建立蔬菜、果树、水稻加工等基地9个,示范新品种21个,技术9项。湛江新建的试验示范推广基地多达34个。梅州分院还申报并获批了一个国家级实验基地。

  此外,有的分院还积极探索制度设计。佛山分院于2017年下半年推进院市合作“产研直联制”,建立起农业科技人员与产业直接联系的生产制度。

  “接下来要进一步加强技术培训和宣传推广,以项目为纽带做实做强。” 会上,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廖森泰结合佛山分院建设经验,提出下一步做好院地合作的思考和建议。他提出实施“十百千万工程’”,包括筛选10个项目进行研发,动用100名专家服务地方和企业等。他还指出,要多所联动,整合资源优势,全产业链推进。

  院企对接推动新技术新品种落地

  近年来,农业龙头企业在科技需求方面越来越强烈,广东省农科院也在不断推进与企业的合作,派驻科研人员对企业进行技术指导。如何实现院企对接,让科技成果“活”起来?各分院正在不断探索,目前已取得一定成效。

  据介绍,河源分院组织了8场院企科技对接会,对接联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达到150余家。根据当地两家龙头企业的技术需求,河源分院加工所研发了蓝莓酒、蓝莓汁、蓝莓含片等新产品,转化了已有的保鲜加工技术。

图片说明

  湛江分院参与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展示会15次,湛江东盟农产品交易博览会1次,技术培训、研讨会23场次。另外,取得科技成果与知识产权申报(含获批、授权)共17项,通过受托研究、技术入股、技术转让、技术服务等方式,获得横向收入。

  江门促进中心与“天壹食品有限公司—壹柑园”开展深度合作,整合资源、技术、资金、市场等要素,携手打造新会陈皮产业的“领头羊”企业;与“海南瑞泽”上市公司开展广泛合作,共建“冯记优质稻米生产示范基地”,引领区域公共品牌——“恩平大米”产业发展。

  “要突出重点,务求实效,牢牢抓住服务产业的指挥棒,改善集成推广,组建从品种、技术到加工、保鲜、物流、品牌建设等全产业链的专家服务团队,与地方需求精准对接,推动科技创新。”会上,陆华忠强调。

  培训上万名技术人员和农户

  通过科技下乡、办培训班等方式,广东省农科院分院在推进地方农业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也卓有成效。

  据了解,分院累计开展各类培训班127场,培训技术人员和农户10970人,人员互访交流134次,互访技术人员1305人。“我们的专家长期驻点在各个分院,通过项目合作等形式,面对面培训当地农业科技工作者、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广大农户,极大地提升了基层科技工作者的科研水平。”何秀古表示。

  此外,驻点科技工作人员的到来,也为当地科技机构带去了工作新风。

  “7月5日,前往仁化县大桥镇长坝沙田柚基地开展黄龙病调研。7月11日,前往宝贝健康农场调研。7月12日,前往曲江区马坝镇转溪村百香果种植基地考察。7月14日,前往韶关金喆园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考察,并对该公司沙田柚种植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提出技术指导。”在韶关分院驻点科技人员夏宁的工作笔记中,记者看到了他们在当地马不停蹄开展工作的场景。

  这种忙碌的工作状态并非个案。在湛江市农业局工作人员看来,广东省农科院分院开展科技工作的正能量思想和扎实的工作作风,为当地带来了一股工作新风。对此,湛江分院作物所主任李育军也非常感慨。“在湛江市农科院,不管是果树蔬菜所由弱到强,食用菌研究所从无到有,还是甘蔗所项目成功落地,水稻所示范展示提高知名度,都很不容易。”

  “两年来,一个个科研项目在落地生根,一批批科研人才在不断成长。我们的第四批驻点科技人员也即将到位。未来,我们将坚定不移地推进院地合作。”陆华忠表示。

   
  文/图:南方农村报记者 喻淑琴  见习记者 肖婉琦  

  实习生 郭海欣   通讯员 邹文平

  网址链接: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1801/16/c912912.html?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