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手机版二维码
微信
手机版二维码
  首页 > 媒体聚焦

【农财网】攻克香蕉枯萎病?广东高抗新品种通过审定, 三年田间试验至今无一感染

时间:2018-11-08 10:07 来源:本网原创稿 【字体:

图片说明

  这几日,来自惠州市龙门县的蕉农杜锦龙着实“火了一把”,他在香蕉枯萎病重灾区的“病窝里”,种植的100多亩香蕉竟无一株感染枯萎病,这对于了解香蕉枯萎病发病机理的香蕉从业者来说可称神奇,因而引发行业和主流媒体关注。

  文/农财网香蕉通、南方农村报记者  李金玺
  交流微信:lijinxi314
                                   高抗病新品种,由广东农科院选育

  香蕉枯萎病是一种土传真菌病害,病原菌在土壤中可存活数十年,该病害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因而常造成大面积毁园现象,这是国内传统香蕉产区面积逐步萎缩的主要原因。而目前尚没有有效的化学药剂可以防治香蕉枯萎病,因此从根本上防控枯萎病,只有通过选育抗病品种或不感病品种这一途径。

  杜锦龙蕉园的“神奇”就源自一个抗香蕉枯萎病新品种——“中蕉9号”。该品种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选育,去年12月21日,“中蕉9号”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意见为,“该品种田间表现高抗香蕉枯萎病适宜在广东省香蕉产区种植,在枯萎病严重地区可作为巴西蕉等主栽品种的替代品种”。

图片说明

                                                   媒体聚焦该品种

  根据品种的感病情况,香蕉抗枯萎病品种一般分为低抗、中抗及高抗等三个层次。那么,被认定为“高抗枯萎性”的“中蕉9号”究竟是染病率极低,还是如蕉农杜锦龙试种的那样,完全不感病?

  “中蕉9号”选育团队领衔人、我国香蕉产业技术体系育种功能研究室岗位科学家易干军指出:该品种经过近4年在广东、广西、海南的多点栽培实验,依照目前田间试验表现看,未发现一株感染枯萎病。”

  不过,一个品种从传统选育到种植推广往往需要较长时间,抗病性等生物特性也需要在实际中反复检验。正如一位业内专家所说:“品种的生命力如何,还需要时间检验。”

  据悉,目前“中蕉9号”在全国香蕉主产区如广东、广西、云南、福建等地建立试验示范基地40多个,待进一步确认其在不同气候地区的适应性后,将在当地稳步、快速推广。

图片说明

         除高抗病外,具丰产、催熟效果佳等特性

  据易干军介绍,“中蕉9号”的选育与一般抗病香蕉品种采用无性繁殖不同,它采用了杂交育种方式:利用具有天然免疫抗枯萎病且能结种子的香蕉作为父本,并与商品性能较好的母本杂交结合而成。可以说,“中蕉9号”既遗传了父本的抗病性,又遗传了母本的优良性状。

  除了具有抗病性这一特点,“中蕉9号”丰产性能优异。“新植蕉生长周期12~14个月,一般的香蕉可以挂7-9层,而这个香蕉可以挂到12-13层香蕉,它比传统的香芽蕉可以多挂2-3层香蕉,株产可达30公斤以上,比主栽品种增产超过20%。”易干军说,这个新品种品质和口感上也属于上乘。

  “一般的香蕉含糖量有15%-16%就已经很甜了,而‘中蕉9号’含糖18%。所以吃起来更加软糯香滑。”易干军说,虽然这个品种酸度比香芽蕉稍高,但是整体口感不错。此外,该品种假茎粗壮,抗风、抗寒性能优异。

图片说明

                                            催熟后的“中蕉9号”

  对于抗病品种普遍存在催熟问题,易干军表示,中蕉9号”在16℃下,催熟时间约6天,比普通香牙蕉长一点。“其催熟后香蕉呈金黄色,外观漂亮,商品性较高,这克服了一般抗病品种的熟蕉品相不足的问题。”

  杜锦龙告诉记者,2016年的采收期,他蕉园的“种蕉9号”价格基本与香芽蕉持平,有些价格还稍高,这给他扩大种植带来信心。最近他正计划挖掉40余亩的已经染病的香芽蕉园,扩大“中蕉9号”的种植面积。

图片说明

                                                      抗病种现状:
                       专家与病原菌赛跑,抗病苗种植和消费市场都需培育

  在我国,自1993年在广东广州市蕉园里首次发现香蕉枯萎病以来,其迅速传播,广东、海南、福建等传统香蕉产区受到重创,三地超过一半以上的香蕉遭受灭顶之灾。据统计,此种病害每年给我国香蕉产业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0亿元。

3月初,记者在参加国家香蕉产业技术体系一场研讨会上获悉,当下作为最新主产区的广西、云南也已经出现大面积感染,形势岌岌可危,如果不加以控制,两地或成为下一个“海南香蕉”。

  正是意识到了香蕉枯萎病的危害性,我国每年投入了大量的研发资金。香蕉产业技术体系自2008年建立至今,每年投入1400多万元用于香蕉产业的发展与枯萎病的综合防控,目前总研究资金已经超过1亿元。

经过我国育种工作者努力,目前推出了一些抗病品种,并通过配套一些农艺措施,在实际种植中表现良好,产量、抗病性等基本达到生产要求。

图片说明

  “中蕉9号”选育团队领衔人、我国香蕉产业技术体系育种功能研究室岗位科学家易干军

  “但是这些香蕉抗枯萎病品种稳定性往往不够,并不能做到100%抗病性。第一年效果好,第二年、第三年抗病性会降低。”易干军指出,由于自然环境复杂,不同气候,同一块的土壤,不同季节的种植,发病率都不一样。“而且病原菌也在进化,我们育种工作者往往要和病原菌赛跑。”

  据一些试种植和香蕉收购商反映,一些抗病品种的一些农艺性状还有待改善或克服,比如:抗病品种生长周期更长,香蕉催熟时和传统品种需要的温度不一样、并且所需时间普遍较长。此外,有些抗病品种果皮偏厚或偏薄。

  一个品种的诞生,到该品种被农民接受种植,最后被消费者认可是个漫长的过程。

  广东珠三角香蕉收购商莫斯强告诉记者,一般的抗病品种香蕉产地收购价比同等水平的香芽蕉便宜0.2-0.3元/公斤,虽然这几年抗病品种认可度越来越高,但是一般客商收购抗病品种都相对谨慎。

  因此,抗病品种在市场上还需要一个接受过程,在提高蕉农种植积极性和消费者习惯上也需要加大培育力度。

  尽管当前抗病品种表现还不完美,但是也让香蕉从业者看到了希望。目前,在广东惠州、湛江,海南等地,抗病品种需求越来越大,曾经因为香蕉枯萎病而远离香蕉行业的农民们,因为“抗枯萎病品种”的不断优化升级,正对这个行业恢复信心,陆续回归香蕉产业。